员工感悟
EMPLOYEE PERCEPTION

格局决定结局

发布时间:

2022-01-02 09:44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才能看到更远的风景,站在高处,整座城市不过就是几座楼房,在飞机上从云端俯瞰城市,城市也就变成了盆景。

“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提出这一理念的是《财富》杂志的主编吉夫科文,他曾这样说过:“企业家的格局决定企业的结局,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远度。”在生活中我对人生格局进行了思考,开始重新寻找最本真的内心。

“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 你可以烙出大饼来,但是你烙出的饼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锅的限制。所谓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只会盯着树皮里的虫子不放的鸟儿是不可能飞到白云之上的,只有眼里和心中装满了山河天地的雄鹰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地之间翱翔!

  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心理等要素的内在布局。

  有一个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讨,对路上衣着光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这人估计一直就是个乞丐了。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受局限,其实“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谋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对于人生这盘棋来说,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

  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大格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势。

  如果把人生当做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想要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关键在于把握住棋局。

  在人与人的对弈中,舍卒保车、飞象跳马等种种棋招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棋局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有着先予后取的度量、统筹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方略与气势的棋手。

  格局要有高度,外在立身,内在立心。立身更多是对物质条件的追求和满足;立心是真正去思考自我内心,去了解自我的心智模式,立心在整个过程中显得更加宏观,更加虚幻,也就更加神秘,但其在人发展过程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处在同一个时刻和空间看问题会存在眼光的局限性,从高处和长远的角度看,很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而有节奏,忙而不乱。时刻守

恒定律在世界中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要想得到更多奋斗和拼搏的机遇,就必须不好去计较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繁琐之事,珍惜当下,以大

格局的眼光去看待万物就很容易分清轻重缓急,从而能够更高效完成任务,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为人处世。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道什么可为和不可为。若不可为,怎样做才能可为,那何时可为。

格局要有广度,随着人性命体验的加深,在逐渐认识自我的同时也在思考身边事物的点点滴滴。对自我有理性的思考是成熟的关键,对旁边发生的事。物能够处变不惊,坚信“存在就是合理的”是格局广度的体现。如果说格局的高度是纵向发展的话,那么格局的广度则是横向发展,更多体现的是为人处世哲学以及在工作环境中的运行模式。

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联中要想有和谐的气氛格局显得尤其重要。在办事的过程中产生摩擦在所难免,正因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样而引发一些矛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出现问题不好紧,重要的是怎样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从而办事更快更好。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讲不出大格局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职责的话。当事双方在遇到问题时都就应有大格局,不计较细枝末节,凡事从大局出发,愿意舍弃个人的小利益来成全大局,大家都退后一步海阔天空,那么很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在谈到如何将事业做大时有这样一句名言:“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大格局是一种智慧,大智若愚;大格局是一种境界,大勇若怯;大格局是一种深度,大音希声;大格局是一种品性,大巧若拙;大格局是一种姿态,大象无形。

  当我们以崇高的目标指引当下,性命就会变得温暖和充实,在前进的路上斗志盈胸;当我们站在心灵的至高点,满怀期盼地眺望远方,就会发现无限风光在险峰,登高望远众山小,高瞻远瞩气自娇。

  人的胸怀很有意思,有大的追求,大的愿望,就会有大的忍耐,大的包容,大的视野,大的宽容,这就叫大胸怀吧。

  如果你的想法是追求一个具体的、很小的事情,你得不到它会很生气;如果你想要的是别人没有的,是很大的东西,很远的东西,你就会变得能够理解很多,包容很多,能够承受痛苦,甚至伤害你的事情你也能够包容。这是一个正循环。

  刘邦和项羽,从军事领导力上看,项羽远胜于刘邦,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是何等气概;从兵力配置上看,项羽手下强将如云,整体实力也优于刘邦;从智囊团上看,两者各有张良范增,也不分伯仲。

  所以若综合三方面而言,项羽的楚军是远远强过刘邦的汉军的,但为什么最后自刎乌江的不是刘邦,而偏偏是项羽呢?

  刘邦自己说过“我文不过萧何、治国不如张良、行军布阵不如韩信,但三人皆为我所用”。再看看项羽,手下纵有范增、英布这样的文臣武将,但最终还是一败涂地。只因他不像刘邦那样胸怀广阔,单单为一个名义上的“西楚霸王”惹得众诸侯心生叛意、倒戈相向。

  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刚愎自用,范增屡次进谏,但最后还是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最为严重的是他竟对已缴械投降的近三十万秦军实行坑杀,使他的威信声誉瞬间被葬送。这不正是胸襟。

  所以说,格局真的决定人生层次。

  格局在岳飞那里就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千功名尘与土的壮烈;

  格局在马致远那里却是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的孤旅;

  格局在苏轼那里就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的寂寞;

  格局在柳永那里就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烟花柳巷而已。

  一个人有多大的格局才有多大的胸襟。格局是一种眼界,是一种大情怀,海纳百川才能有容乃大。